第(2/3)页 这一年。 赵昕也是稍稍地带头研究了一下。 一个是研究它的最佳配比。 一个,是采取工业化的方法,去进行生产,以及尝试修建土制的水泥路。 土制水泥路,虽说不一定有后世的专业水泥那么强。 但赵昕觉得,只要能够用工业的方法,从质量上进行控制的话,这强度,拿来走人、走个牛车、马车什么的,应当还是绰绰有余的。 正好! 三佛齐就有相关的原材料。 比如说石灰石,比如说黏土。 很快…… 这工厂该怎么建,也是落实到了图纸当中。 接下来…… 就是向大宋定制相关的东西,包括蒸汽机、柴油机,输送带,以及各种搅拌的机器。 当然! 大宋这边,也可以对照着图纸自己做。 看看有哪里需要的,可以先让该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 你说修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把各个州县都连起来,那肯定是比较难的。 但是你说像三佛齐这种,修个几公里,十公里的,方便一下人们出行,不至于整天都踩在烂泥上,那感觉还是可以的。 到了这一年…… 三佛齐的汉人人口,也已经是来到了十五万人。 该说不说。 比之二十年前,可以说是翻了三倍。 此时的三佛齐首都,人口也一下子便来到了七八十万人。 也算是一座妥妥的,丝毫不输于大宋那些繁华的城市的大城了。 只是三佛齐的这种繁华,缺乏了很多精美的衣饰。 而且大多数的百姓,都是直接不穿鞋出门。 连买鞋子的钱都省了。 相比起大宋的精致、讲究来说,这里就显得很是野蛮粗狂。 明明是七八十万人口的大城,你却甚至还能看到小孩子光着屁股到处跑的。 而这要是放到大宋的农村去,你说不定也能看到。可你要是放到扬州城去,那只能说是你能看到这样的情况的概率极低。 不过…… 这就是三佛齐! 一座像是农村一样的,拥有着七八十万人口的热带城池。 当然! 原始归原始,近些年,随着三佛齐的建设,还是出现了一些比较‘现代化’的建筑。 像赵昕所建的矾楼,就是最好的代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