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黎元六十四年。 秋。 当大部分的美洲作物被种下,而且有的已经可以看到正在发芽。 另外…… 还有科学院的人在照看着。 赵昕随后也就安心多了。 其实…… 这种地也是可以水论文的。 比如说什么土壤,浇多少水,什么时候浇水,以及每亩地施多少斤的农家肥。 还有若是发生了病虫害,你得找出相应的原因,避免下一年再次发生相应的事故。 这些无疑都有讲究。 就更别说选种、育种的问题了。 干这个,你虽不能说像沈括那样,发明出钟表,进而分走一小部分的利润因而暴富。 但是对于一些在研究新鲜科技事物上,没什么天赋的科学院的学子而言,踏踏实实地搞这方面的研究,按部就班地做相关的工作,每发表一篇论文,也能获得不错的额外的收入。 当赵昕把如何对农作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论文的写作方法告诉他们的时候。 他们也都有些傻眼。 不过…… 赵昕毕竟是官家,是科学院的权威,他们竟然也不敢反驳,赵昕这样做对不对。 只是觉得…… 果然不愧是官家! 就连种个地,都能有这么多的门门道道。 赵昕也给他们说了化肥的概念。 只不过化肥的合成,是一项更难完成的事。 “就好比是人都要吃东西,然后吃肉,才能长得壮实,才能长胖。” “那肉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同理,农作物要吃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能找出这种东西,而且利用化学的方法,像是做化学实验一样,去大量地合成。”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天天盯着那些猪粪、马粪、牛粪了。” “还有,为何百姓千百年以来,总是种一次小麦,然后接下来便要改种大豆?” “然后明显,就比一直种小麦的田地收成要好上许多。” “事实上……这些都是学问。” “若是能研究出种植大豆为何能增加小麦的产量,并且根据这原理,发明、合成出一种新型的肥料。” “那大宋的小麦亩产千斤,估计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将会是一件足以改变这整个世界的发明。” “你们好好努力!” “到时候,你们说不定就是世界粮食之父。” 赵昕就尽可能地往大了,去给他们忽悠。 不然…… 一个个都觉得种地没用,到时候,这些美洲作物,还是发展缓慢,而且难以发展得起来。 同时…… 赵昕也必须得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赏罚制度。 比如说,种出了红薯,可以拿到街上去卖,到时候,赚到了钱,可以分一点给他们。 赵昕也是把相关的提议,都写成了书信,让人送到了幽州城去。 不过有一说一。 这样乱投资,失败的可能性,也是会非常地大。 赵昕现如今所做之事,倒是没什么问题。 因为赵昕做的基本上都是在预期之内,必然可以赚到钱的买卖。 可以后没有了赵昕,这朝廷要是还要对这些人的研究进行投资,那大宋会不会成为第一个因为涉足各种不可预料的投资,结果全都投资失败,而灭亡的政权? 更别说…… 这朝堂上下,大部分肯定都还是贪官。 只是贪多贪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赵昕也是不得不在书信上,又加上了专利法、公司法,以及银行,投资人等等的概念。 专利法,解决研发积极性的问题。 公司法,解决投资人的问题。 而像是银行、投资人,也是从公司法中延伸出来。 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一些民间的资本,也吸引进来,去对各种科学研究进行投资。 给他们一个三十年的专利期。 让大宋那些沉睡着的财富,都更快,更大地流动起来。 当然了! 你说要不要现在搞,那只能说,我大宋也有点太过于开放了。 而且…… 你要是真的这么搞,大宋全国上下,就有可能会出现无数个财团,而且,这些财团在掌握了财富后,会不会跟朝廷争权? 虽然,这么做肯定会让社会更加地进步,甚至,说不定还会让大宋更快地,大踏步地走入资本主义社会。 可对于维持封建王权而言,那绝对是不利的。 因此…… 这一招要在什么时候,才能使用? 这就很讲究时机。 当然! 事实上…… 你也可以在专利法、公司法当中声明,发明人以及公司所有人,不能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