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基于此。我们要做三件事情。军事上服务于商业扩张,我们要把光幕控制在我们手中。这是一道关隘,但也是往来商旅必经之路。同时还要控制光幕的另一侧,作为缓冲和对外探索的基地;文教上服务与商业扩张,培养舌人、商队护卫、水手、骑手、兽医。制度上服务于商业扩张,设立专门的商业机构,让他们成为民间的榜样,以此带动全面发展。最后,让商业扩张带来更多的技能、出产;更多战法、装备;更多有益民生的想法。” “好主意!”庞籍其实没有细想李宁的构思,他只是感觉到,这种相辅相成的闭环思路,有一种不明觉厉的美。 但是,当这种美真的落实到现实当中去,当他真的绽放的时候。 整个皇宋的华章,都为之而愈发缤纷。 由于终于感到李宁想法的奇妙,庞籍开始在屏风上书写。 然而,他将之前内容写完之后所遇到的第一个新词汇,就让他有种莫名的震撼。 “商城?这是做什么的?” “就是在那个光幕周围修建一座商城。不仅要在我们这边修,也要在他们那边修。当然,修完了我们要控制住,不给他们。” “他们是傻吗?” “不,他们不傻。但聪明的人才有机可乘。傻人只会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会给我们机会?” 这话终于有点语惊四座的味道了。 但还不足于震撼饱经风霜的老庞籍。 他是个出色的亲民官,什么样的是是非非都见识过。 那种誓死守住一亩三分地的老实人,在皇宋帝国的北方并不少见。 但行走的金钱才是皇宋繁荣的根本。 商业,在国家稳定了三十年之后,已经越发重要了。 只是,他还没看出这个商城的全部意义。 “就算我们拿到了,好像也和商城二字没有关系啊。” “不,唯有商业能帮我们拿到。它是我们共同的利益所在,因而可以成为绝佳的麻痹。” 这话就有些大智慧的意味了。 “先生请继续说下去。” “如果拿到外围。贸易就不必在光幕的内侧进行。我们派遣军队在外围保护,再回来贩卖给普通商贾,这样他们的人身危险就小了很多。而我们的初期投入,尤其是建设成本就有了回笼的可能。” 成本、回笼这样的词汇,在皇宋并不常用,但庞籍听懂了李宁的话。 这是在用商业运营为军事部署提供财政支持。 这在皇宋,是典型的违法犯罪! 毋庸置疑! 但同样在皇宋,这在军队中很常见,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回易。 从陕西边军,到广西驻军,皇宋的军队之中,很少有不进行回易的。 但没人把这公开拿出来。 而这一次,李宁似乎要打破常规。 但李宁没意识到自己在犯忌讳。 “城池要修建。两边都是。中间其实还应该有一道。这一道其实尤为关键,我谓之曰海关。” “为什么叫海关?” 李宁不知如何作答,只好本着人文主义湖州起来。 “光幕的另一侧,对我们来说是比海外异域还要陌生。我想让每个路过的人都明确这一点。陌生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他们可能回不来。” “好!”庞籍就喜欢他这仁人之心,当即拍手称赞! 听到赞美,李宁心里难免也很高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