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啊!学校,为商人创办的学校!只要交钱,就可以进去学习对方国度的语言文化和法律,以免在贸易过程当中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这……这……” 他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 但李宁却在心中轻轻重复,这是亚历山大的梦想,他想把希腊的风俗推向整个亚洲,而不仅仅是小小的波斯帝国。 当然,在征服的初期阶段,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因此,保留当地还算合理的制度,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当然,这是在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李宁和面前这位工程师都不需要为之而过早担忧。 其实,李宁根本就不会担忧,因为他知道,亚历山大不会取得成功。 而他身后的那群继业者们,反而在年年的征战与对领地的加强统治当中,误打误撞的实现了亚历山大的这一构想。 但那个时候,这一构想的忠实践行者亚历山大一世已经与世长辞。但李宁知道,他的这个办法,不需要在自己死后再见证辉煌的出现。 不过就在他心中感叹的时候,那位工程师又一次一惊一乍的喊了起来。 “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李宁凑过去一看,在他写的草稿上,后来写了两个不属于这一时空的名词。 “汇率制度、银行。” “他们是做什么的?” “前一个没什么用处,因为我们奉行的是浮动汇率,而且还是超级自由的浮动。倒是后一个或许将会为王国带来一些改变,但这东西在皇宋天国已经出现,相信那边的商人们会很快将之利用起来。话说,这种东西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他只是为了方便吸引商人而出现的。反倒是这两样东西值得您关注一下。” “武装护卫和民营!” 无论是希腊人还是宋朝居民,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就觉察出这两个词的重要意义。 但它们最终刻在了石头上,并因为这款盟碑而名垂千古。 多少年后,当人们回首这一刻的时候,李宁的高瞻远瞩,跨越了无尽时光,依旧在熠熠生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