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庞籍最近很焦虑,因为他的儿子又生病了。 庞之道还不到20岁,按说是人一生最健壮的时代。 然而他的身体却不如年过五旬的老庞籍。药罐子的名声,更是让他的发小司马光担心不已,时不时的就得写上一两封信,询问一下最近身体安否。 然而,最近琐事缠身的庞籍,却连关心一下儿子的病情都做不到了。 光幕司还没有完全成立,李宁就以其名义要求周围州县搜集木炭、硫磺和硝石。 木炭好找,硫磺也不难,大不了从倭国进口,反正这里是泉州,而且大宋朝廷也经常让海商代-购战略资源,所以相关人等对此事熟门熟路。 但硝石可就不太好找了。 “那小混蛋说,附近的深山里,有些溶洞还是什么洞里就有硝石。前些天我让你们去找了,不知道有结果了没?” 当着众多本地官员的面,庞籍基因绿色的声音,一再彰显了他的紧张。 在场的官员又不全是腐儒,自然知道硝石在此时的用途。 相比起人力和刀剑的厮杀,皇宋的军事装备,已经进入火器时代。 只是,皇宋的火药现在只能带来爆炸的效果,就连突火枪这种落后的玩意儿,也得再等个几十年才会出现。 所以装在坛子里丢到敌人聚集的地方,是皇宋军队现有的,为数不多可用的热武器战术。 但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那些所谓的马背民族,能对大宋构成威胁的重要倚仗,就是害怕火光与声响的战马。 至此华夏文明与北方游牧部落的对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只是倒霉的是,火药应用于军事的时间点,恰巧是唐末乱世。 因此当年作为方镇之一的党项人,对此中猫腻也很清楚。 当然,现在的皇宋官场还没有人太关心这个。 但福建路的官员是个例外,虽然他们见不着党项人,但身边就是光幕里,有据说比党项人还要野蛮的,希腊人。 随着丈夫的担心,有些人的行为就变得乖张起来,尤其是八九十来岁的孩子。 在李宁平时办公的地方,一双小手正悄无声息地翻阅着一摞厚厚的稿子。 这样的事情其实发生有一段时间了,只是这一次做得更加过分了些。 几张重要的稿子被悄无声息地塞进了一个信封当中,那个信封里原本就装了几页纸,而这一行为让整个信封都显得鼓鼓囊囊。 鼓舞起来的信封看上去有些怪异,以至于庞籍两个字都显得有些走形。 但小孩子却浑不在意,笑呵呵地跳着跑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