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话说到这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 此人是前朝宰相石熙载之子石中立。 话说当年,这家伙还某着某司员外郎的差事,因看到有人用大块儿的鲜肉投喂园中的狮子,又听见同僚感慨说活的还不如这头狮子,因此便打趣道:“员外郎自不如园中狮。”却不料一时传为汴京笑谈。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家伙也确实诙谐的过火了一些。几年之后就会有一个叫做韩琦的家伙,以此为把柄将他弹劾下台。 然而,历史或许已经在发生悄然改变,此次他来到福建,看上去就没有离开的意思。 至少,他对福建路最近的变化,似乎是了如指掌的。 “醇之兄啊,你这瘴疠之地可有不少宝贝,唯独这茅厕旁边儿的硝石,有失闽地物华天宝之誉。” “可这玩意儿管用啊。”有官员笑道。 “唉,就是啊!我是多么希望他不管用啊。自从来了福建,我听说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大多都是发生在郭某另一边的,唯独这件事情,我是亲眼见过的。” “怎样?”有官员不识趣的问。 石中立茶也不喝了,笑话儿也不讲了,摆出一副严肃的姿态,用一幅罕见的语重心长的语调说道:“只能说,百姓着实辛苦!” 蔡挺立刻补刀:“尤其是捂着鼻子的时候!” 石中立立刻用一个呕吐的姿势,肯定了这位后辈的诙谐功力。 有了这位喜欢逗趣的重臣,年轻官员们只觉得就连身上的疲惫都少了许多。 但庞籍的心里却有了不祥的预感,既然不是来监督自己。却又如此重视他的措施,恐怕是他们想要把这些措施抄到其他地方去。 大宋朝廷的许多政策,其实都是这样推广开来的。 可问题在于,泉州的这些新政策,是为了应对光幕所带来的危险,挪到其他地方去,又是为了应对什么呢? 忽然,庞籍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同样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出现在海关吏员妹的身上。 只不过令他们害怕的是面前这个面色黝黑的状汗。 海关刚刚成立,其中的吏员更是七拼八凑而来,根本没有齐心合力的意识,所以当他们面对这个大块头的时候,胆怯之心难免就笼罩在他们的胸膛。 好在,来自大食的舌人迅速赶到,并掏出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弯刀,在那个大块头面前比划起来。 那个大块头当然露出了轻蔑的微笑,但会我的弯刀依旧给皇宋的吏员们带来了不小的信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