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中海之梦 第85章 职业农民、亚历山大、进京-《宋战世界史》


    第(1/3)页

    亚历山大认为,李宁的布局当中,有为自己着想的成分,因此他认为双方的友谊还将会延续。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李宁准备建议朝廷和马其顿之间开展武器贸易,虽然是严格限制数量和种类的,但在他告知亚历山大这一消息之后,对方还是喜不自胜。

    这意味着再也不会有泰尔这样的城池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了。

    但可惜的是,李宁的,这一建议并没有迅速的得到曹评的回复,有违朝廷正在激烈地争论他提出的另外一项章程。

    在刚刚过去的1038年,李朝野上下最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根据李宁的建议,进行激烈的讨论先前的版权法和专利法是这样之后的,另外一项措施也是这样。

    这项措施是这样的,为了让新占领的土地能够迅速的加以利用,李宁认为应该组织职业农民前去屯垦,这些职业农民既可以包括宋朝的移民也可以包括当地的百姓。

    但他们都有一个主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大宋朝廷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如果完不成这一任务的话,那么他们的口粮就有可能受到影响。

    这需要一个精准的计算过程,按照大众的惯例,一般填租都可以收到5成以上,佃户们能够拿到的粮食只是他们总收入的一半而已。

    但宋朝朝廷并不认为他们需要开出这样高昂的条件,他们不仅仅只收取4成的钱租,还会在每个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口粮,甚至比照宰相的制度,每年发放一些柴鑫和布匹作为奖励,当然这要根据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对土地的管理细心程度而决定。按照李宁的说法,这些应该称之为月薪。

    在这样的周密想法之下,朝廷认为大部分土地可以得到优秀的利用,因此,他们同意了李宁的意见,但就哪些部分划入所谓的集体农庄,同时是否在光幕内测的传统领地内推行这一政策,朝野内外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因此,李宁等人就不得不面对这一策略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那就是对于西夏的防御作战,似乎也受到了这些蠢货们的耽误。

    对于西夏这个弹丸小国,似乎所有的文臣们都不把它放在心上,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区区一个方阵而已,似乎可以轻松搞定,只有来自福建的吴育,建议朝廷对于李元昊的称帝造反不予理会,只是稍稍给他增加官爵头衔,稳住他,不要轻易新兵来犯即可。

    这种随境政策当然没有得到年轻皇帝的许可,更没有得到李宁这种少壮派的认同。

    因此李宁立刻将埃及的某些事务交托给庞籍,然后率领精锐返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