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中海之梦 第86章 梦的结束、梦的开始-《宋战世界史》


    第(2/3)页

    这是李宁和皇帝都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每年也在书信当中清晰地告诉皇帝,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么一定要想办法稳住辽国这个庞然大物,因为他们也有30多年不打仗了,因此,也不敢轻易地南下入侵宋朝,更何况一旦他们内部发生动.乱,那么西夏任这条豺狼就很有可能会对他们构成威胁,对同属于游牧民族的辽国来说,西夏的那些小把戏很有可能早就已经看在眼里,因此他们不可能不驾驭地方。

    中原王朝的那些历代兵书当中,有一句话阐述了联合博弈当中最为经典的要义,那就是以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

    心下人一直在默默耕耘,默默的等待,等待着宋朝的疲弱慢慢地显现出来,等待着他们认为的时机成熟而如今它们的到了宋朝的,但将来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等到辽朝的,因此辽国的君臣们不可能不对身边的这个豺狼小心提防,正如他们地方,国内的祖卜人,女直人或者西北招讨司的那些琳琅满目的族。

    所以宋朝如果选择这一策略的话,那么辽国人就不得不慎重地进行考虑,因为他进一步保证了双方开战的可能,而在这种可能所能引起的各种思考当中,担忧会慢慢的蔓延到辽国君臣的心中,届时问题将可能比现在想象的,要有利于宋朝,宋朝最担心的就是那群北方蛮子秃然傻了吧唧的冲过来要与他们决一死战,只要他们一认真思考起来,宋朝这个中原文明的集大成者,就不用担心在智慧方面输给对方多少了。

    但当李宁真的进京之后,他所听到的一种传闻却让他担忧起来,在房间所流传的各种传闻,以及他的那些手下们为他收集而来的消息当中,有一条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核心的策略。

    如果想要围住北方的那些蛮子,那么核心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历史实践,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然而宋朝的史大夫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却看到了是多不妥的地方,通过婚姻缔结的盟友关系或许真的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和平,然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宋朝的士大夫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强调气节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不愿意将汉家儿女,像王昭君一样嫁到北方去。

    然而,如果这条路走不通的话,又有哪些路可以走呢?而且那些同意走这条路的人会让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好过吗?要知道宋朝的朝廷当中有很多都是务实官员,他们既可以向夏竦一样奸猾,也可以像庞籍一样忠诚。

    他们的意见往往是左右冲突的,但也往往构成了朝政的主体部分,那些所谓的君子政客们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而这群人当中又有多少人会支持和亲政策呢?如果没有李宁是不信的,甚至他认为这一策略的提出者正是出自这群人之中,而之所以会在坊间流传这样的讨论,是因为这些人想要看一看水的深浅。

    李宁很快意识到,皇帝的女儿们现在其实都还很幼小,长公主是去年才出生的,到现在恐怕还没有一岁,李宁记不清长公主的生日,但是知道这位在将来惹出不少事端的公主确确实实是皇帝的心头肉,皇帝是断然不会同意将她远嫁到北方去的,即便是约定婚姻也不会答应。

    那么,缔结合约的方式就只剩下一种了。

    在30年前长垣之盟的时候,30万岁币就让辽国老老实实,如果给他们增加20万的话,说不定这段和平还可以继续维持下去,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几年之后,辽国和宋朝的谈判就是这样结束的。

    然而在这一历史上,事情似乎出现了小小的变故。

    枢密院往来国信所提供的最新消息,北朝皇帝曾经给官家写了一封措辞十分谦和的书信,但在其中却鲜明地表达了他对于光幕司事务的好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