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朝廷不仅不能从中获利,反而每年还要给那帮蛮夷优待,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姚州蛮夷自然是十分高兴,可对于大唐的臣民确实沉重的负担,痛苦,凭什么蛮夷享受大唐的好处,却没有任何一点回报大唐。 这样的地方要来有什么用?凭什么要给蛮夷优待? 李璟听后愣住了,这件事怎么没人跟他提起? 姚州归蜀州都督统辖,蜀州都督怎么没有将这件事情上报。 “你的意思是姚州从来没有向大唐献贡,更没有缴纳过赋税,大唐反而还要给他们钱财,还要派百姓去给他们奴役?” “这件事情,你确定属实吗?为何朕没有接到有关这方面的奏报?” 李璟眉头微皱,在大唐的地界,出现这样的事情,居然没有人站出来,为那些被奴役的百姓发声。 这地方官到底有多么冷血,才会不顾自己同胞的生死,也要讨好一帮蛮夷,任由没有奴役百姓。 李璟怎么能容忍,这样黑暗的事情,出现在他统治的时期! “臣所言,句句属实,这是臣考证的资料!” 张柬之从袖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奏折,递给李璟过目。 李璟看过之后,顿时火冒三丈,蜀州都督对于这事不闻不问,任由姚州蛮夷娇纵蛮横。 “朕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大唐居然也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要不是爱卿及时提醒,朕还不知道蜀州百姓的苦难。” 李璟咬牙切齿,决定要好好惩治一下蜀州都督,解救受苦受难的蜀州百姓。 “圣人,这件事并不能完全怪罪到蜀州都督头上,自武德年间开始,就是这样,时间长了自然习以为常!” “当年,汉朝得利颇多,翻越博南山,渡过澜沧水,改设博南、哀牢两县。蜀地民众为此愁苦。 “行者作歌道:‘越博南,过兰津,渡兰沧,为别人。’就是讽刺为贪图珍奇物产之利,而被蛮夷役使的事。” “汉朝得其利益,民众尚且唱出怨歌。如今却是损耗国家储备,开支、户税日益减缩。” “去让陛下的子民以身躯肥野草,尸骨不能归,使其老母幼子只能向千里之外哀号遥祭。朝廷无丝毫利益,而百姓却要受终身之痛,臣私心为国家痛心。” 张柬之再次说道,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任都督能左右,朝廷的风向不改变。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