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北方的初夏,比之春日,少了点点凉意。 比之盛夏,多了慵懒的舒适。 院落四周的景色与俞水山出院时大不相同。 原本绿意盎然的树木,现在已逐渐展露出夏日的色彩。深绿的叶片中,点缀着些许金黄色的阳光。 屋后的菜园子里,西红柿秧上,结着一个个绿色的结实小圆球,仿佛是初夏的象征。 黄瓜秧上开着一朵朵娇小别致的小黄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芬芳,时不时有蜜蜂落于其上。 只要过几天,小黄花后就能长出黄瓜。 李兰在菜园子里弯着腰,细心地拔着菜园子里的杂草。 温馨又绚烂的画面,冲散了俞非晚心中的沉重。 “婆婆,您回来了。” 李兰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土“我跟水山正想跟您商议商议做小买卖的事情。” “这些日子也出去转了转,我和水山还是决定开个豆腐作坊。” “水山有点豆腐的手艺,绝对不比外头市场上的差。” “可以给办红白喜事的人家整卖,也能走街窜巷的零卖。” “最主要的是,成本比较少,风险低。” “坐吃山空,每天在家干坐着,我跟水山都开始心慌了。” “婆婆你要是同意的话,我就去找些废砖,跟水山在后院的空地上砌个简单的灶台,用来专门煮磨好的豆浆。” “现在做豆腐,比以前省事多了只需要提前一晚泡好豆子用机器磨浆、煮浆、卤水点豆腐,然后装好压实成型。” 老太太并没有多做犹豫,她深信不疑地说:“水山做豆腐的手艺,我是相信的。” “他以前就曾尝试着用磨盘做过豆腐,并且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后来他在萌生了开一家豆腐坊卖豆腐的想法后,还特地拎着瓜果去跟十里八村做豆腐的老家伙们学了一段时间。这些老家伙们都是做豆腐多年的高手,他们的经验和技巧都让水山受益匪浅。” “他想开个豆腐作坊,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我这个当娘的还能不知道?” 老太太接着说:“你们夫妻俩的事儿,你觉得靠谱,他又肯干,就行。”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都得先试试。” “就像你说的,总在家干坐着,也不是个事。” “人都是越歇越懒,在家躺久了就真废了。”(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