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后在室外,我师傅和另外几名老师傅被分配翻新管廊架上的所有管道。 我抬头顺着手电筒照射的方向看去。 好家伙,上面躺着三根管道,管道最小的只有我手臂粗,最大的比电线杆还要粗。 在抬眼望去,管子压根看不到头。 王长贵告诉我们,三根管子加起来有五千多米。 然后我们又去了各个车间,王长贵说这里只能等厂里停止机器运作的时候才能进来翻新,因为要安全第一。 看完现场,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师傅刘昌国和蔼的问我:“小向啊,你没有恐高吧,我们这里基本都是高空作业。” 我摇了摇头,告诉师傅没问题,自己以前在部队经常跳伞。 刘昌国一听我当过兵,还跳过伞,忽然豪爽一笑,拍着我肩膀道:“我们还真有缘,我年轻的时候也当过兵,只可惜是当了三年炊事员。” 我很意外,没想到我师傅也参过军。 我师傅那个年代,当兵都是三年起步。 快到宿舍时,我师傅让我先回去,他去一趟库房。 等我回到宿舍没多久,我师傅手里拿着一大块我没见过的保温材料,手上还拿着刀片。 一旁的老黄,上前好奇的问我师傅:“刘师傅,这是什么啊。” 师傅和蔼一笑,告诉我们:“这个白色的棉叫硅酸铝,是保温的材料,还有一种黄色的也是,而且黄色是最经常使用的材料,我们都不喜欢,黄色的很痒,这你们运气很好,这次不使用黄的。” 我师傅还告诉我们,这个白色的硅酸铝虽然不痒,但是有些扎手。 然后刘昌国开始现场向我们演示,教我们怎么切割材料,怎么用自己切割好的材料安装管道的弯头。 我们学的很认真,甚至我还感叹,以前要是在学校有这么认真学习的态度,早就跟我弟向北一起去北大了。 一块切割好的材料,我和老黄重复着用铁丝包起来,然后又拆了重新包。 我们用心学的态度,让我师傅刘昌国很满意。 老黄一开始还有些笨拙,失败了好几次,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