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跋扈凶徒岂能留-《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2/3)页
先前川中岛对峙,为何武田、长尾两军都没有人使用此计攻城?不是因为两军之内无人想到,也不是因为两军不想用。实在是每一次攻城战,要么时间紧迫,要么人手不足,或者来不及,亦或是干脆就没有这么多充足的人手来垒筑所谓的土山。
这还不算是最为工程浩大的。
但凡围名府,攻山城,城中仓储丰足,军马众多,难以迅捷攻克的,攻城方常常有在城外垒筑墙的。也就将深沟高垒中的‘高垒’变成永久性地城墙。在城外边再围上一圈墙,从而造成城中内外断绝,彻底孤立地局面。一场围城战打上几个月,乃至几年都不奇怪。
小田原征伐时,太阁丰臣秀吉举兵二十万围困小田原城,便是在城外修筑起牢固的城墙,将整座占地广大,堪称关东第一大平城的小田原城团团包围,耗时三月之久,让北条氏家中上下彻底绝望,在兵众粮足的情况下开城降伏。
高师盛围困千国寺城的这点手段,比之后来的丰臣太阁征伐北条,自是无法同日而语,但带给城内守军来的压力,却是不逊色分毫,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北条氏拥兵五万,粮秣足可以供应城中军民足食一载之久,外有奥州伊达家的援军可以等待救援。除非长尾家撕毁刚签订不久的川中岛和约,否则绝不会有一兵一卒敢公然来救,千国寺城中的粮秣再如何节省也难撑半月,而城外的今川军在得到莲照寺的全力支持下,完全可以继续围困个把月。
这种情况下,城内守军还想要负隅顽抗的话,要么调兵出城,正面向敌人发动逆战,阻止垒筑土山的企图;要么也学今川军反向使用土龙攻,打地道进入土山下方,用木桩撑住地面上的土山,慢慢将之掏空后,撤退时放火焚毁木桩,使得上方的土山失去支撑,自然就会塌陷。
不过城内现在匮粮,哪里有这种精力进行这种劳累的工作,况且地道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好的,高师盛忙活了多日都没有太多进展,往往打出百十米远,穹顶或者壁墙就会因为承受不住力道而坍塌,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活埋了三十余人。
这还是在飞驒足轻的指点下,飞驒国虽然国领狭小,多山地的穷困下国,但多山往往就意味着多林木、多矿产,比足轻更有名的就是木匠和矿工,投降的这批飞驒足轻里面就有几个资深矿工。
在他们的帮助下,今川军尚且屡屡失败,更不用说城内几乎一窍不通地守军了,如果换武田家的掘金众来干,或许现在已经塌陷外围的曲轮墙,让大军成功杀入城内。
如绍田重高设想的那般,如此惨烈攻城战早就要引起城外信浓众的反乱,只要出现营啸,他就立刻带兵响应,出城策应夹攻,一举击溃围城的今川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