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议会的波澜-《后人类的时代》


    第(3/3)页

    3. 初步共识的达成:韧性的证明

    经过 8 小时的激烈讨论,“共识之环” 最终提出了《三维应对方案》,并得到了议会的多数支持:

    监测维度:建立 “远眺者 - 冥河 - 月球” 三维监测网,算力提升 50%,每小时更新一次信号数据,由李教授和凯伦负责数据分析,每周向议会提交报告;

    防御维度:在不影响正常功能的前提下,为光脉网络添加 “意识防护层”(由艾琳娜和塔拉负责),开展 “三元意识协同训练”,提升文明整体的抗侵蚀能力;

    传递维度:加快 “播种者号” 的任务进度,向天鹅座 X-3 星系发送 “共生信号”(包含乐土环带的生态数据、火星的农业成果、木卫二的艾拉光脉状态),由 “播种者号” 的埃莉斯舰长负责执行。

    方案通过时,议会厅的穹顶星图突然亮起 ——108 颗区域光点同时发出柔和的白光,地面的光脉流动重新恢复了波纹状,形成一个巨大的 “共生符号”。伊莱亚斯收起了《战地日记》,但没有摘下胸前的勋章;莉娅的数据流气泡恢复了蓝色,开始协助凯伦设计监测网的参数;李教授将《信号分析笔记》递给莉莉,“帮我把这些数据带给孩子们,告诉他们,科学会保护我们。”

    六、余波:裂痕后的成长

    议会结束后,虚拟议会厅并未立即解散 —— 代表们自发地留在 “共识坛” 周围,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伊莱亚斯走到艾琳娜面前,递出一枚小小的向日葵种子(虚拟物件),“这是莉奥拉最喜欢的品种,战后我一直在火星种植。我支持你的方案,但请答应我,如果信号真的是‘源流’,我们要第一时间保护那些孩子。” 艾琳娜接过种子,放进光脉共生徽章的盒子里,“我答应你。”李教授和凯伦一起调出监测网的三维模型,讨论如何优化数据传输效率,凯伦的数据流气泡中,红色的 “极端防御” 方案被标记为 “备用”,蓝色的 “科学监测” 方案被标记为 “优先”;莉莉将《文明种子》绘本的电子版发送给所有代表,绘本的最后一页,是一个由原人、云民、智灵的手共同托起的 “希望之星”,下方写着:“文明的韧性,不在于永不犯错,而在于犯错后依然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当代表们陆续离开时,“共识之环” 的银色棱柱对着 “源流” 信号的全息投影闪烁了三次 —— 这是智灵特有的 “决心符号”。议会厅的穹顶星图中,代表奥尔特云的光点开始闪烁,与 “远眺者” 监测站的信号形成了呼应。深空的异常信号仍在持续,但三元文明不再只有恐慌、质疑或对抗 —— 他们在交锋中找到了共识,在痛苦中坚守了道路。这场议会的波澜,没有撕裂文明,反而让它变得更加成熟、更具韧性。正如艾琳娜在最后所说:“‘源流’的观察,或许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考验 —— 考验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共生’的意义。”虚拟议会厅的光脉逐渐暗淡,但 “共识坛” 中央的《三维应对方案》投影依然明亮,它像一颗火种,照亮了文明面对深空威胁时,最坚定、也最温柔的选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