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寂静的街道之中,除了偶尔的马蹄踩踏声,就只有厉行的声音在响起。 “在钱塘县令樊仝上任三年之后,也就是九年之前,县衙里忽然发生了一场大火。” “然后所有的文书都已经焚毁成灰,没有一丝残留了。” “九年之前?” 听到厉行的话之后,韩信轻声嘀咕了一句。 九年前,正是大秦刚刚一统全国没有几年。 那个时候,估计大秦的政令,在整个关东之地,恐怕都没有多大的效用。 整个大秦用了将近五、六年的时间,修葺了驰道之后。 才在武力的威胁之下,勉强做到了政令畅通。 但是真正让大秦政令同行天下,莫敢不从的,却正是罗网的建立。 直到罗网这个监察天下的大网,铺盖了整个大秦的疆域。 所有阴奉阳违的现象,才开始慢慢消退。 当然,虽然现在的大秦也谈不上令行禁止,但是起码在昭告天下的明面政令。 是没有人再敢像以前一样,装作没有发生一般。 寂静的夜色之下,韩信眨巴着眼睛,寻思了一番,然后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海。 带兵打仗他当仁不让,但奈何这种事情着实不是他擅长地领域。 看到韩信的动作,张海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没有发问,就转头对着厉行询问起来。 “厉伍长,贺伊令史不知道是否有忠君爱国之心?” 听到张海的话,厉行瞬间就明白过来。 什么忠君爱国之心,不过是看在他提供消息的份上,给了他大舅哥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 毕竟作为一县之掌管文书的令史,如果得不到樊仝地信任,早就被赶下去了。 而且作为罗网,对于贺伊的平日里为人,又如何不清楚呢? “我那大舅哥也是百越人,不过属于蛮杨部落,和如今的蛮杨首领摇率是同宗的远亲。” “所以严格来说,我那大舅哥不算是樊仝的心腹,不过是看在摇率的面子上,混碗饭吃罢了。” 听着厉行如此一说,韩信顿时就明白过来。 恐怕这个位置也是拉拢百越人,所以才给了厉行的舅哥。 当然,不好的地方,就是他肯定接触不到一些机密。 恐怕九年前那场大火,说不定最后背锅的,就是厉行的这位大舅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