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广州海关-《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3/3)页

    但是此时义军却因为没有渡海战船,只能望海兴叹。

    十二月十五日,莫谦下令全军就地休整,各军将领到广州庆功,并且大宴全军,准备过年。

    回武昌过年明显来不及了,这一路上光路程就得半个月功夫,更何况莫谦在广东还有许多大事没做。

    第一便是葡萄牙的军火还没运来,第二便是广州府不太平。

    之所以不太平,原因主要出在了广州府的那**商身上。

    广州作为南海门户,是海外商人最热衷来的一个城市,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买到中国的茶叶,瓷器和各种精美的布匹。

    这些东西只要运到欧洲,那就等于是大把大把的金币和银币,就是大把的财富。

    若是一趟能带十条船的货物,只要十条船能够安全回到欧洲,那利润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暴利。

    故而广州有许多洋鬼子在这经商,他们有各种复杂的关系网,有各种的进货渠道。

    以往做生意,官府根本不管你拉的是什么东西,拉了多少东西,只要给钱,官府就给你开通行的票据,有了这票据,就能顺利出港。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莫谦来到广州后,很快便派兵驻扎在了港口码头上,并且派来懂行情的官员前来查货。

    官员会按照货物的价值算出需要缴纳的赋税。

    比如之前的一船茶叶,洋人会通过广州的卖家向官府行贿五百两纹银,这一船茶叶便能出海了。

    而这五百两纹银其中四百两会进入广州府官员们的口袋腰包里,剩下的一百两是国库和皂吏们分的。

    如此一来,朝廷在广州反而没收到什么关税,而且还因为出口的东西太多,导致国内的物价还涨了上去。

    朝廷里的一群官员只知道舞文弄墨,勾心斗角,哪里懂这种商业税收的可怕之处。

    莫谦一攻下广州,第一见事情就是收关税。

    所有出海的物品,不论瓷器布匹还是茶叶,只要是从广州府码头上船的,统统交税。

    而且莫谦还非常对口的派出了懂货物行情价格的官员前来收税。

    这些官员都出自乡绅地主家庭,他们许多人曾经都经过商,知道各种商品的价格。

    这些人家里都被莫谦给抄了,但是莫谦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反而给了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机会,那就是给义军政府效力。

    莫谦可不是那种你是地主我就不用你的人,管你什么猫,能够帮他把事情办好就是好猫。

    莫谦在广州府新建了一个衙门,就叫海关,他把那群商人子弟全塞到了里面,并且每名官员身边都派了廉吏司的官员看着,以此阻止他们贪污。

    很明显,这帮对口的官员收税非常给力,短短半个月不到的功夫就收取了关税十万两银子。

    这一下洋鬼子们可遭不住了,他们出的可是实打实的银子,如此高额的出口税,这利润一下就降低了足足三成。

    洋人们想找海关的官员行贿,可是却苦于没有门路,因为海关的人根本不鸟他们。

    没辙,洋人们又找到了卖货给他们的广州商人,这些商人倒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他们一听关税如此之高,立刻意识到这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出口生意。

    很快,这群商人便开始抱团,并且光明正大的向海关官员行贿!

    7017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