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姜曜看着黑漆漆的平山,心中念道。 “哪里来的打斗声音?听声音,似乎人还不少。”马子轩观察四周却不曾窥见一鬼一妖。 “可能北方也开战了,兴许在上的另一边,孟婆好意,这才将我们放在这边。”姜曜看着高山又说道:“上山去看看吧。” “好。” 姜曜再唤出银剑,两人踏剑而上,任凭山气肃杀,银剑开道,通通荡开。势如破竹,直入山顶。 银剑缓落,两人置身山顶,方才发现山如高台,山无顶尖,平坦如路。 “什么人!” 银剑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姜曜尚未来得及收剑,便被暗处传来的声音惊了一跳。 两人并未答话,却见一头戴纯白高帽,身着纯白丝绸宽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男子这一身打扮,放在阴暗的环境之中,显得极为亮眼。 “阁下何人。” 姜曜眼见此人器宇不凡,刚正不阿,便尊敬的问道。 “怕是地府还没有不知道我崔判官的吧。” 这人也好不谦让,挺着高大的身子,直言不讳。 “崔钰,崔判官?” “正是。” 崔钰,正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身前在唐太宗李世民驾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罗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笔,只需一勾一点,谁该死谁该活便只在须臾之间。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唐贞观七年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 民间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发牌,差衙役孟宪持符牒上山拘虎。宪在山神庙前将符牒诵读后供在神案,随即有一虎从庙后窜出,衔符至宪前,任其用铁链绑缚。恶虎被拘至县衙,珏立刻升堂讯。堂上,珏历数恶虎伤人之罪,恶虎连连点头。最后判决:“啖食人命,罪当不赦。”虎便触阶而死。 当年唐太宗因牵涉泾河老龙一案,猝然驾崩,前往阴司三曹对质。于是魏征修书重托,崔珏不但保护唐太宗平安返阳,还私下给他添了二十年阳寿。在还阳途中,太宗又遇到被他扫荡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家草寇中惨死的成千上万的冤魂前来索命,崔珏又出面排解纠纷,帮助李世民代借一库金银安抚众鬼,太宗方得脱身。崔珏也因此名声大震,并从中发了一笔横财。崔珏死后,百姓在多处立庙祭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