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没一个能打的-《娇娥》


    第(3/3)页

    但从小时候就养成的习惯,哪那么容易改?

    到现在好几年了,他也没改过来,始终张不开嘴,就算张开了,也不好听,唱不出去。

    文中君说那些话算是戳到了他的痛处了,他一个没忍住,就给了文中君一巴掌。

    “兔崽子,不教训你,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说着,就又要上前打人,申良君忙上前拉架,但他对文中君也心怀怨愤,所以拉架的时候就只拉着文中君,不拉沈梦君,平白让文中君又挨了几巴掌。

    刘喜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热闹,心满意足地往大门口坐着去了。

    她早看出来师兄们的性子,没一个是省心的,但其实也就那样,有点脑子,但不多。

    就这点子心思,换在她家从前的高门内院里,压根就不够看的。

    想要拿捏她?

    也还太嫩!

    文中君想占她便宜,沈梦君想折腾她撒气,如今他俩互相打起来,正好出了她这口恶气。

    至于她与她爹团圆的希望——文中君的安危,申良君虽然拉偏架,但终归是稳重之人,他心里有数的很。

    是以任凭里面摔罐砸盆,闹闹哄哄,她只管靠着门柱朝外坐下,随便捡两句戏词儿来唱,练嗓子。

    唱着唱着,就瞧见胡同那头走来一位先生,手提着褂子前襟,两条小腿来回倒腾,一路疾行往这边来了……

    今日小科普:除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之外,戏院里还有七科,通俗一点就是七种工作。

    分别为:

    音乐科,行话称作场面,就是戏台边上打鼓敲锣拉京二胡的那些人,最开始的时候,场面是摆在舞台中间的,艺人们都围着场面表演,是以有了个这个名字,到后来艺人的分量更重了,才把场面挪到了戏台边上,做了幕后了。但由此可以看出场面人的地位,在七科里其实是最高的,一班在戏院也很说得上话。

    剧通科:行话称作监场或者检场,负责打台帘、搬桌子、扶城门、装置大帐子的一些人,和现在的道具组有些相像。

    剧装科:行话叫箱工,俗称管箱的,类似于现在的服装组。

    盔箱科:行话叫盔箱人,管盔头的,现在的剧组,这种活儿也归服装组管,但京剧的额盔头相当华贵且种类繁多,是以永远单独立一个盔箱科。

    容装科:行话叫梳头的,给旦角化妆的。在戏院里等级较低。

    经励科:就是经理,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戏院经理,一种是戏班班主,一种是名角儿的经纪人。

    交通科:行话叫催戏人。是通知艺人来唱戏的。和梳头的一样等级比较低,但这类人有个好处,就是对艺人的私生活了若指掌,艺人的去处班主不知道,戏院经理不知道,问催戏的准知道。

    以上内容参考的是齐如山的《氍毹留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