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去海参崴吧-《娇娥》


    第(3/3)页

    到出了京城时,刘喜抬头看着巍峨的紫禁城,心里暗道:“娘、幺妹、祖父、祖母,你们等着我,等我学好了戏,唱出了名堂,就到老祖宗面前给你们伸冤去。”

    海参崴对于他们三个来讲既遥远又神秘。

    对于赶牛车的车夫更是,是以一出京城,车夫就把他们三个卸下,收了钱回京城去了。

    剩下的路,他们只有或租车,或徒步,路上没了盘缠,便找个庄子搭台唱戏,挣几个铜板继续上路。

    方向越来越北,天气越来越冷,亏得三个人常年练功,身体素质都还不错,刘铁兰人也谨慎,也很懂世故圆滑,三个人倒也没灾没病地到了地方。

    路上走得艰难的时候,申良君总会想到当日在街上看到的小汽车。

    “要是咱们也能有一辆小汽车就好了,就不用走这么久,受这样冻了。”

    刘铁兰呛他,“你就是有也开不了,光是那油你都喂不起!”

    申良君立时成了霜打的茄子,垂着头走路。

    刘喜走在后头瞧见,嘴里呼着哈气笑道:“小汽车是不行的,它走不了这么远,也受不了这个冻,要是朝廷能修铁路,跑火车,那就好了。”

    “火车?”

    这对于刘铁兰和申良君来讲,又是个稀奇玩意儿,是以二人齐齐回过头来看向刘喜。

    刘喜于是继续笑着解释道:“听我祖父的门生说,火车是一种脑袋上会喷气的铁家伙,比小汽车更大,更长,更快。

    一次能装下好多人,好多东西,只要不停地给它喂煤,铁路修到哪里,它就能走到哪里。”

    我特别喜欢这种在历史变革的当口发生的故事,新旧事物的冲击与碰撞,总能产生许多美好和有趣的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那个很有名的韩剧《阳光先生》,是一部拍的很好,也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剧,几乎每一帧都是美的,推荐你们去看看。

    下面说下“封箱”。

    喜欢德云社的宝子应该都知道德云社每年都有封箱表演的。

    这应该是曲艺界的习俗,其实就相当于艺人的年假。

    忙碌了一年,总要休息个三五日。

    于是就有了封箱大戏,戏班里的艺人把自己最拿手的戏都拿出来演一演,之后封好了衣箱、盔箱、靴包箱等,之后就不唱戏了,一直等到大年初一才开戏。

    值得一提的是,但凡是梨园行里的角儿,不论大角小角,大年初一这一天,必要登台唱戏,戏院还要给彩头,为的是取一个吉利,开个好头的意思。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