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给一个优等-《娇娥》
第(2/3)页
学生们纷纷赞许,如此一来,每个人都能出些风头,不至于太难堪。
毕竟他们只是想叫喜宝明白自己技不如人,可不想连自己都叫人比下去了。
唐丛山的主意一出,众人就排着队去找叶喜笙写剧目去了。
要设为考题的剧目均写在竹牌上,识字的自己写,不识字的找叶喜笙代笔。
最后由叶喜笙来汇总,按照一定顺序打乱后挂在题板上公示。
若有重复的,只留一曲便罢,并不叫人再另写。
除自己与叶喜笙之外,旁人并不知晓其他人写了什么。
前面几乎所有人都写了两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唯有梅子澜只写一曲。
他会的戏本就不多,唯一能唱上来的,也只有《思凡》一曲,而且还不是京剧,而是昆曲。
不想这一曲对于其他人而言竟是难得很。
梨园素有句谚语叫做“男怕演《夜奔》,女怕演《思凡》。”足见此戏难度。
梅子澜写完,便轮到喜宝来写。
瞧见《思凡》在列时,她也是吃了一惊。
她确实是小瞧了这些同门的,不愧都是梨园子弟出身,这个年纪,竟就有人能唱《思凡》,而且还敢拿出来做考核曲目。
再往前看了几个,发现《夜奔》竟也在曲目列表之中,还有一出《徐策跑城》,也是极难表现得好的一出戏。
可见这批孩子里,高手如云,她若想拿到头名,当真还要下苦功夫才行。
这样想着,她埋头写下两出自己唱得最熟的戏递了上去。
叶喜笙接过她的竹牌,面露惊色。
“当真要唱这两出?”
“嗯,”喜宝点头,“这两出最熟。”
叶喜笙扯唇,欣喜地收起竹牌,打乱了顺序挂在了公示牌上。
谭小福最后一个递竹牌上来,等瞧见公示牌上的曲目之后,连他也吃了一惊,忍不住回头去瞧那些人。
算上他,十个人一共交了十四首曲目,竟然就分出四个行当,甚至还分出了三大派系。
便是他也只能勉强熟唱七出而已。
真搞不懂这些人平时都跟哪学的戏,竟学得如此之杂。
其实并非他们学的戏杂,只是有人剑走偏锋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