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骄傲的资本-《娇娥》
第(3/3)页
所以谭小福很快想到了《徐策跑城》里徐策的唱段,并一字不差地唱了出来。
“老徐策,我站城楼,我的耳又聋,我的眼又,我的耳聋眼看不见城下儿郎,哪一个跪在城边……”
先前《思凡》他对不上来,后面实在太过紧张,以至于刚一开口差点没找到调门。好在他心态够稳,后面的唱段越来越稳,终于过了这一关。
这一点就连喜宝也要佩服。
换做是她经历了这种事,她没有把握能够做得比谭小福更好。
难怪他会那样目中无人,原来也是有些傲慢的资本的。
谭小福这边对上来了,可把第一位站着的一个旦角学生给难哭了。
这一出《徐策跑城》是纯纯的生角戏,旦角没机会上台,自然不会去学台词。
那位学生对不上来,使用第二次机会,由场面师父给换了个调门儿,结果又赶上了武生戏《夜奔》,唱得少,打得多。
那孩子试了两下亮相,依旧败下阵来,惨遭淘汰。
学生中有人接着表演《夜奔》。
因着他身后接唱的学生也为旦角,很快也败下阵来,使用第二次机会,结果场面师父给换了《夜深沉》的曲牌,他一时没想起来是用在哪里,直接淘汰。
后面一曲过半,始终无人抢答。
叶喜笙便在一旁催促道:“果真无人上前了吗?如若没有,此曲过掉,重新出题。”
不想喜宝竟站了出来,走到砌末架子旁抽出双剑来,伴着曲牌的节奏边唱边舞起剑来。
“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
刚刚被淘汰的一个孩子立时惊醒:“是《霸王别姬》,虞姬舞剑那一段。”
“耶?原来这个就是《霸王别姬》?当真有人能演得出来呀,早知道就不写这个了。”
另一个被淘汰的孩子目瞪口呆,后悔不已。
身边的同僚则如看傻子一般看着他。
“……”你听都没听过,到底为什么要写上?
文章里用到的几出戏码,许多都是民国时期才有的戏,比方《霸王别姬》,是民国初期,齐如山先生为梅兰芳先生现编的新戏,原有一个旧本子叫做《楚汉争》,只因里面更注重项羽和刘邦的戏码,虞姬为配角,齐先生为了凸显旦角的戏码,才另改成了《霸王别姬》的剧本。
按照文章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些剧目其实还没有出现,这里用到,实在是因为当时的一些剧目失传较多,现今少有人演,我无从考古,只能先捡熟悉的剧目来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