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梨园义地-《娇娥》


    第(2/3)页

    喜宝又点头。

    等林不喜凡一回来,她就去问了。

    “我师父的意思是越早去越好,不过最早也不会早过酉时,今天下午他和大宋班头得带我们去唱日场的。”

    正好今天宋有贞手底下没活儿,喜宝真觉得这是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她这边了。

    一等宋有贞下课,她就把这消息告诉了他。

    “那成,咱们申时过去,保证不和他们遇到就是。”

    伶人作为下九流里的最低等,死后不被允许入祖坟,是以一些有名气的艺人为了死后能有安息之所,往往会联合其他艺人一道买地建墓,供伶人死后安歇。

    生前相依依,死后常相随。

    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连家人都嫌弃的伶人,只能互相扶持依靠。

    纵然他们彼此在戏台上争奇斗艳,不可开交,可在身后事上却总要伸手扶一把,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早晚也有这一天,也需要同行来操持的。

    宋有贞的师父马老板,葬在安苏湖义园,意思是安徽、江苏和湖南三地的艺人共同捐资建设的义园,这算是梨园义地里建得最晚,存在时间最长的墓园了。

    其他的一些伶人墓园,比如三庆义园、潜山义园、春台班义地等前辈们的公墓,都因为无后人打理长久地荒废了,有些甚至被接手者夷为平地,另作他用。

    这说起来是一件很可悲之事,就如同伶人之命运,一生飘零,无处扎根。

    最后连同那死后相随的小小愿望,也是无法实现的。

    安苏湖义园位于陶然亭以西松柏庵一代,离喜联社所在的虎坊桥并不远,走得快一些的话,小半个时辰能到。

    宋有贞自打先前在哈拉宾生了痨病,康复之后便不大经得起劳累,师徒俩走走停停歇歇,也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到。

    宋有贞自打重回京城教戏,其实每年都要来祭拜他师父几次,每次都有说不完的话,但带喜宝过来,倒还是头一回。

    只因喜宝头两年年纪还小,有避讳,如今喜宝已到成婚年纪,算是成年了,宋有贞便将她一道带过来认认路。

    他本就不是歧视女性的那类人,不讲究什么女子不能给亡人烧纸钱的说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