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文死谏,武死战-《娇娥》


    第(2/3)页

    谁要是能在喜宝家中吃上一顿饭,那便是无上的荣光,说出去能够他吹一辈子。

    消息放出去之后,上门的人自然很多,几乎要把喜宝家的门槛都给踩平了,可合适的却凤毛麟角。

    毕竟要声讨宇文世科,兹事体大,喜宝也不是谁来都详细与人说需求,只是觉得此人正直有担当,才会多与其说一些。

    但大部分人听到一半就推辞了,小部分人虽然听到了最后,但也没有结果,似乎并不愿意为喜宝冒险。

    还有一部分真心为喜宝好的人,甚至开始劝说喜宝,不要轻举妄动,惹来麻烦。

    好在这件事太大,还牵连宇文世科。

    听到的人为了不连累自己,也不会将喜宝的意图宣扬出去,倒也不会对喜宝造成什么影响。

    只是每每遭到拒绝,喜宝就会感慨一番。

    小时候祖父常教导她,文死谏,武死战。

    所以蒋家老爷子在劝谏不成反被诬告之后,才会以死明志。

    那和东洋人海战的邓舰长在舰伤弹尽的危急时刻,才会指挥撞舰,誓要与东洋战舰同归于尽。

    可眼下那些自诩有才华横溢,平日里随便一点小事都要登报宣扬的文人名士,却对宇文世科的恶行避之不提,躲她如才狼虎豹,洪水猛兽。

    真真是可笑至极。

    难道新世界替换了旧世界,就连旧世界那些重气节风骨的文人也给替换了么?

    喜宝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并为此而羞愧。

    原是她想错了的。

    那些奉她如神女的戏迷之所以会如此追捧她,在她的演技之上,更注重她的美貌。

    他们为了捧她成日聚在一处吟诗作对附庸风雅,登报言情,做这种轻浮之事,又怎会是真正重气节的人?

    这世间并非没有重气节之人,只是这样的人,亦不会为了一顿便饭就主动来与她结交罢了。

    想明白了这点,喜宝便又有些惆怅。

    表面的光鲜有什么用呢?

    如今人人都说她是天下第一红,就连谭金荣也甘拜下风。

    可在世人眼中,唱戏的,尤其是坤伶,始终是不入流的角色,入不得清高之人的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