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高奇堡计划——准备迁都-《崛起之第三帝国》


    第(2/3)页

    不仅不愿意在战争赔偿(或者别的什么名义)的数额上让步,而且还就“美洲民族自决”问题提出了要求——德国人要求将欧洲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和加勒比海的诸多独立岛国合并,建立一个完全中立同时也是完全独立的加勒比联邦!

    很显然,德国人想在美国的后院扶植起几个可以对抗美国的大国!位于南美洲南部的新阿斯巴尼亚联邦是一个,加勒比联邦大概也是一个,搞不好还会扶植墨西哥一统中美洲。

    另外,从大英帝国独立出来的加拿大王国也极有可能得到欧洲共同体的扶植……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未来的加拿大王国王位继承人也是一位公主,而她的夫婿按照英国王室的惯例,也只能来源于欧洲大陆上信奉新教的古老的王室家族。而这样的家族几乎都来自德意志!

    所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里的头面人物在得知了德国人最新的议和条件后,无不是义愤填膺的反对。同时,刊登在罗马报纸上的许多触目惊心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起火燃烧的照片,也给了美国最高层的决策人员一种虚幻的希望。很多人都认为持续的轰炸将会迫使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的政局发生进步性的改变。军事独裁者将会被愤怒的民众推翻,然后整个国家会陷入崩溃和动荡之中。这会大大影响德国人在南美的军事布署,对加勒比海的进攻将会推迟。而那时才是达成体面和平的最佳时机。

    肯尼迪本人对于这种有点一厢情愿的判断也拿不准主意,他的本职是个银行家和华尔街的投机分子,并不是南美问题专家。而出于金融投机家的本能,肯尼迪也有倾向于让美国再搏一下。

    因为他在罗马同墨索里尼、赫斯这些人见面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法西斯和纳粹的善意。即便美国人把布宜诺斯艾利斯变成了一片火海,赫斯还是答应了墨索里尼提出的交换战俘的建议。双方将会首先交换身负重伤或是患上重病的战俘释放——这是为断手断脚的小肯尼迪量身定做的交换条件,不过对德国而言也是比较有利的,德国人现在关押着两三万美国伤病号,每个月的医疗支出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且在交换俘虏的条件中,德国还要求美国人支付被释放俘虏的伙食费和医疗费。

    由于需要释放的美国伤病号远比要放出来的欧共体的伤病号要多,所以华盛顿的政客们都认为这是德国人“软弱”和“急于达成和平条约”的表示。同时赫斯在会谈中表明的不会用原子弹杀害美国平民的立场,虽然不知真伪,但是也被认为是一种软弱。

    “德国人正在变得软弱。”目前还是总统,很快就要变成战争部长的华莱士在白宫的内阁会议室内对肯尼迪和其他参加会议的美利坚高层说,“而我们必须继续显示强硬,对欧洲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空袭还应继续。”

    美国往爱尔兰的土豆田里丢炸弹的行动在罗斯福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现在,不知道在爱尔兰岛西部的土豆田里炸出了多少大坑,同时也造成了一百多架B-29失踪!不过即便代价惊人,美国人仍然坚持轰炸土豆田,因为这样的行动显示美国有能力进行反击。

    如果必要,现在轰炸土豆田的B-29就会携带上细菌炸弹去轰炸欧洲共同体的大城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