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4大局小局,矛盾重重-《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第(1/3)页

    除了神圣罗马皇帝的头衔,腓特烈二世头上还戴着另一顶王冠。

    那就是他的出生地,西西里的国王的称号。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

    如果有个人,即控制了意大利的北部面积庞大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又控制着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地区。

    那么居住在意大利北部梵蒂冈的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心中会有什么感觉?

    毫无疑问,这种被南北挤压的局面,对他所领导的教皇国产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瓮中之鳖这个成语若形容的那种憋屈,恐惧的感觉,应该是最能直观表现出,这位教皇先生此时的内心想法吧。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早在腓特烈二世十几年前刚登基的时候,教皇格里高利九世的前任,就派遣他去带领十字军去收复处在穆斯林占领下的圣城

    -耶路撒冷。

    那会儿,刚登基的腓特烈二世还年轻,也没想那么多,接到教皇的吩咐,立刻就开始召集士兵准备出征。

    只是在他召集士兵的这段时间,军营突然爆发了一场强烈的瘟疫,让他麾下士兵一度伤亡惨重。

    上一任教皇就寻着这个由头,蛮横地直接把腓特烈二世给开除了教籍。

    要知道,开除教籍,对一个信仰基督的基督徒来说,无疑是最严重的刑罚。这种惩罚,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杀了腓特烈二世还让他难受。

    盖因在此时这整个欧洲,基本全部都是信仰基督教的大环境中,教皇这一行为,和把腓特烈二世开除出人籍并没有多大区别。

    腓特烈二世那是虽然很伤心,愤怒,可并没有沮丧。

    尽管那时他已经回过味儿来,心中十分明白教皇打发他去危险东征另有目的。尽管那时他已经被教皇开除了教籍,可他最后还是组织士兵,毅然决然去了。

    到了中东后,腓特烈二世第一时间,开始与萨拉丁弟弟的儿子,阿米嘞苏丹进行谈判。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直接开战,因为幼年的腓特烈二世在西西里岛流亡的时候,当时的西西里岛,被周边的国家都占领过,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

    在那里,腓特烈二世学会了阿拉伯语,这让他与阿米嘞苏丹谈判提供了基础,双方交流没有障碍。

    在这场谈判中,腓特烈二世的表现相当不俗,他引经据典,花言巧语,居然真的让阿米嘞苏丹同意。

    将圣城耶路撒冷归还给基督徒,并且,还答应和基督徒达成整整十年的停火协议。

    阿米嘞苏丹之所以如此退让,除了腓特烈二世确实善于谈判外,也有他自身的一些情况。

    他刚继承叔叔的大位,毕竟没有他叔叔萨拉丁那样的威望。自他登基之后国内政局便开始动荡,他这会儿也需要时间先解决国内的政治问题,不想和基督徒开战。

    这才是他提出签署十年停战协议的主要原因。

    利用这一穆斯林国内的矛盾,腓特烈二世赫然一下,成为了唯一一个,不费一兵一卒,就从穆斯林国家收回耶路撒冷的基督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