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立国“大明!”定都“神京!”-《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第(1/3)页

    恰恰,祀与戎,从本质上来说,其并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权柄,是某种定义上,被上天赐予的一种权柄。

    周天子‘代天牧民’是这种权柄的体现,皇帝们“顺天应人”是这种权柄的体现,总统们“依法治国”仍旧是这种权柄的体现。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代-天、顺-天、依-法、?联想到什么?

    没错!

    这些国家统治者似乎自身并不用拥有权柄,他们只是天、法、这些权柄的代行者。

    故,天子可变,皇帝可变,总统可变,唯有天、法这种权柄,世人无法改变。

    因为,权柄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定理,就是这个世界搭建的基本态,世界在,权柄就在,亘古长存。

    这些走马观花的代行者们,也只是暂时拥有一段时间这些权柄的解释权罢了,仅此而已。他们改变不了权柄,就像他们改变不了太阳东升西落,改变不了四季混乱交替,改变不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等。

    他们只能代,只能顺,只能依。

    不过就算是这样,“君”也已经不能算是人了。

    只有神可以使用权柄,他们是神、神下发权柄,分给臣,臣就有了权利。

    人神之别=君臣之别。

    孤家寡人就是这么来的。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章邯却可以和也立可敦商量呢?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

    万物都有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被章邯默认为自己皇后的妻子也立可敦得到了不是权利,而是权柄。

    说得通俗点,制度本身就是权柄的一种体现,作为孕育下一任权柄代行者的皇后,天然拥有一部分权柄,且其还会因为这种体制,和代权柄的皇帝达成一种共生关系。

    故他们可以商量权柄,商量开国这种祀的权柄。除此之外,就算是章邯的儿子们,在其没有接过父亲权柄的时候,这种祀,也是张不开口的。

    只因,君王的子嗣们,拥有的只是皇帝衍生下发的权利。

    —可能继承权柄的权利。

    ……

    月落乌啼,艳阳破晓,转眼时间又过了几日,到了四月中旬。

    确定国号这件事,此时在各方面压力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可章邯,仍旧没有打定主意。

    最终,见拖不下去,不得已之下,章邯狠狠一跺脚,拿来吧你!

    直接提前,把后世老朱家的开国大典给照办了过来。

    就连人家的国号“大明”,都被章邯照无耻抄过来,没有一丁点版权保护意识。

    原因无他,这“大明”二字确实太香,太适合他了。

    原因如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