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五年计划?”“大基建计划?”-《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第(1/3)页

    村子很多大人当时都在这些家门口的村镇且有上班,里面都是同村人,小孩子出出进进管理也不严格。

    章邯清楚记得,当年因为好奇,还专门看过水泥厂生产水泥的流程。

    小孩子嘛!

    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年纪,尤其是水泥这种,加水活吧活吧就能变成一堵墙,一条路的神奇材料。

    所以章邯记得很深刻,当时那家小水泥厂生产的方法是;把石灰石磨细,加入定量的黏土,掺水后搅拌均匀形成泥浆,然后再将泥浆置于盘上加热,干燥后敲碎再进行煅烧,待石灰石中的碳酸气体全部逸出,然后冷却、打碎和磨细。这样,就制作完成了。

    章邯记得清楚,那些装水泥袋子上的赫然写着XXXX水泥厂出品,硅酸盐水泥50KG。

    后来上了高中,学了化学,才知道其原理;CuSO4+5H2O==CuSO4·5H2O;

    不过,章邯倒是也没想过,真就按照小时候见过的这种方法,便能造出实用的水泥。盖因为,水泥水化反应还受温度、湿度、水量、添加物等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影响最终强度,还有的影响凝固时间等等。

    四海水泥厂,巡视结束后,章邯并没有第一时间带着章崇信他们离开,也没有第一时间把他记忆中制作水泥的方法告诉何必才他们,放手让他们调试生产。

    而是,郑重其事在水泥厂一个僻静,放置物料的院子,把大家拉到一起开会。

    章邯前世上学上班的时候,甚至之前当将军的时候,最烦的就是开会。可自从打下自家地盘,坐上这国家最高的位置后,章邯的心态,观念也逐渐改变了。

    倒不是其忽然性格大变,而是章邯突然发现,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处理的事情冗杂繁复,就算放权,可在有些重要的大政方针上,还是需要你统治者拍板。

    作为统治者,也是人,也有认知障,不是全知全能。这就需要把大家召集起来,广纳良言,群策群力,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说白了,他不是想开,而是不得不开!

    只因,到了他如今的地步,开会已经成了解决问题,分配任务,群策群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应用最广泛。

    这个章邯选定开会的小院子位于水泥厂的东南角,里边放置着许多碎石料。

    因为长期存放碎石料的原因,地上不可避免地留下许多石灰石粉末,吸收刚下那场小雨的水分,站在上面比较干燥。这也是章邯选定这个小院子作为开会场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待众人都聚集在小院里,章邯让何必才带上纸笔负责记录,让大伙各自找石头做好,章邯自己坐在何必才命人搬来的一张方椅上,缓缓开口;

    “通过刚才巡视,我们已经对水泥厂有了大概的了解,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自己评判标准,这里时间有限,就先不做评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