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章邯听完,反复念叨两遍,不知为何,总觉得怪怪的。也许是心理作用,不过,章邯也没太在意! 既然许诺让儿子起名字,章邯也就认下,扭头对王大年道;“总理听到了吧,帝国第一座海港城市就定为“东明”。” “东明者,东方日出之地,大放光明,寓意着我大明航海事业如同大日出生,光耀万里,好寓意。” 王大年先是胡诌一番,赞了章森取得胜利名字一番,随即应下章邯的吩咐。 次日清晨,趁着初升的霞光,群臣入宫。 章邯在太和殿召开大朝会,接见了耶达婆王朝的使者。 按照昨日商量的决策,章邯对耶达婆土王的臣服表示同意! 并且,他还当场表示,为了表彰耶达婆土王识时务,明事理,避免子民生灵涂炭,他愿意加封土王波日尼为大明的“忠顺王”。并且要在神京东五十里外,为其建造王府,让其时时能够沐浴天恩。 耶达婆使团使者们,在大明文臣武将目光的逼视中跪拜谢过。 离开神京时,拉着章邯赏赐的大批珍宝,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公元1246年,大明贞隆三年,七月一日。 以外交部部长张载行为主使,平昌伯韩大壮、政务院行走张延年为首的遣宋使团近百人,亲卫军近百人,拉着五六船大明的特产,怀揣着大明皇帝章邯国书,顺江而下,来到了不久前修改名字的,东明港。 因他们这一行是行船从神京顺流而下,故大家的精神面貌,倒不曾有走陆路颠簸后的那么狼狈。 待船靠港,当地驻军千户,赫连台已然早早奉命在此列队迎接。 这个赫连台正是不二温的那个同袍弟弟。几年过去,其哥已然能够独当一面,被封为开国伯爵。而他这个当初有更好选择的弟弟,到了现在,却也是将将在军中混了个千户之位。 人生际遇这种事儿,属实不好说。但归根结底,还是不儿温性格活络,履历功勋,在军中高层眼前时常露脸,这才慢慢越爬越高,成为军中异军突起的新秀。 比起哥哥不儿温,赫连台性格就沉稳很多。他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如今的位置,相比而言,故,就显得没有其大哥履历那般出彩。 韩大壮作为不儿温的贵人加老上司,自然对其这个弟弟颇为熟悉。 故,经过韩大壮一番介绍,众人互相寒暄一番,面上算是也都熟悉起来。 进了“东明城”【加尔答答】。 张载行部长见城市十分破败简陋,不由微微蹙眉。 韩大壮不愧是章邯夸奖面粗心细之人,见状,立刻插科打诨感叹一句;“看来这东明将来肯定有大发展!这才战事结束收复多久,依然有这么多人来来往往,却是个聚拢财富风水宝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