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9终离泉州-《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第(3/3)页
这近十年来,通过和史天泽等河北豪族勾连,四海商会汉地分部已然彻底在北中国打开市场,成为一个勾连八省产业的庞然大物。
虽然不似在金帐汗国那般控制其境内大部分产业,但不管是矿山,盐铁,军械,商帮,其规模也已经到了北方商界数一数二的地步。当然,这也以四海商会庞大的资金冲击市场有关系,这也是商业上的固有手段,这就不在多赘述。
虽然蒲寿庚不知道四海商会主人的大明皇室多富有,到底千万产业,还是亿万产业。不过,这并不耽搁蒲寿庚瞬间觉得自己是一个穷人。
要是外人听了定会笑掉大牙。
作为泉州府排得上号的豪绅巨贾的蒲家成了一个穷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但,凡事就怕对比。
有道是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和四海商会这等庞然大物比起来,他那点产业,真的就如同讨饭的乞丐和富商的差距。
有了四海商会这个庞然大物做信用担保,接下来事情的谈判就顺利多了。
张载行和蒲寿庚当场敲定第二天到他家的船厂考察,还拜托他组织泉州当地的海上大户,大家一起聚会,商量下到大明投资,贸易的问题。
蒲寿庚也一口答应。
之后几天,其态度大变!对大明使团诸多殷勤,这里不做多表。
却说接到大宋派出使者消息的大明使团,整整又在驿馆等了十天,直到了九月底,大宋礼部的迎接使团才离开了出云驿。
没成想,这时候,却又出了变故。
什么呢?
倒不是规定进京五十人定额的问题,而是使团带来的十门千斤大炮属实不好带。和礼部官员交流后,泉州官府直接出了一艘海船,才载着十门大炮从泉州湾北上。
解决了火炮进京问题,礼部官员开始和泉州官府交接。
因为大宋皇帝赵昀只给出五十人的进京名额,故使团大部分人仍需滞留在泉州。
经过商定,使团决定留下张延年以及一百五十人,在泉州招募工匠,考察商业,船厂等事情。张载行和韩大壮带领使团成员三十人以及二十名护卫,入临安觐见大宋皇帝。
这一连串事情又耽搁了几天,直到十月一日,大明使团才正式离开泉州府,跟着大宋礼部官员沿着对方规划好的官道,北上大宋的都城,临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