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宦官连连附和点头,深以为然。 不说别的,就是大明大内很多穿的,用的,都是辗转从宋地商人手里流转过来的。布匹、瓷器、饰品,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宋国。 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看得到的,并不需要专门去考据。 “可以预见的是,双方开埠减免关税之后,双边海洋贸易必然海量增长,大量宋国丝织品,茶叶,瓷器,首饰等等高端单品,定会短时间对大明国内的产业造成大量的冲击,卷走海量的利润,我们暂且将之称为贸易逆差。 到那时,宋国上下见利润如此惊人,定会加大生产规模,扩大船队规模,以求赚取更大的利润,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对我们国内的市场固然会造成一定冲击,导致货币外流,可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 第一,大量商贸往来,必定伴随着的就是两地各种文化交流增加,商贸接触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国内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外部庞大的压力,自然会使得国内商人们察觉到危险,让他们感到危机,自我革新,比朝廷下一百道政令都有用得多。 其二,我大明正在实施‘一五计划’和‘大基建’两项基本国策。 一五计划必然能将我国内的生产效率,品质,带来跨越式的增长。因为我国内工业地区规模集中,政策扶持,人工原料低,必然将成为宋商人回程采购的重点。 假以时日,随着我国内生产效率更高,产业集群更集中,生产的工业品定然越来越精美且物美价廉。“明货”也必然将成为物美价廉,结实耐用的代名词。 随着大明工业品的倾销,贸易逆差的情况定然会逐渐好转,甚至会逐渐向贸易顺差的方向发展。 “大基建”计划有序推进,将大大改善国内的物流环境,城市建设,大大加快国内商品的流通速度。 不要小看这一点,只要国内货物资金流通的速度够快,那么大明的经济必然水涨船高。 道理也不难理解;一大明金元在一年内流通十次,将会让十个人每人获得一金元,流通一百次,那么将会有一百个人获得一金元,并消费出去。 如此一来,金元流通的速度越快,百姓挣到的钱也就越多,花的越多,市场越繁荣。”章邯面色颜色解释道。 “天呐!还真是这个道理。 陛下要是不说,老奴还真想不到这一茬。 毕竟在世人的眼里,只有藏在深宅地窖里,才是实打实的财富。 国家的收入都是恒定的,市场的钱财也是恒定的,花多少,就必须收入多少。 但陛下这样一说,岂不是只有让百姓们把钱花出去,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别人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大宦官越推测越震惊,这次倒不是装的,是章邯的货币扩张理论真有些震惊到他的三观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倘若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现在经朕这么一说,你这老货不也是一通百通了么?” 章邯端起杯冷饮,不紧不慢抿了一口,润了润干涸的嗓子,撤了对方一眼,随口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