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章邯见之,眉头一簇,脸上露出不悦。 义父的霉头章崇仁可不敢触,只得如实答道;“禀义父,再从传出军改的消息后,军中老兵不满的声音确是不少。 不过京营还好,有我等压着,不时做些思想工作,加之京营退伍津贴不少,故还算平稳。 不过,听手下弟兄说,前些年南征的一些老兵,似乎十分不满。” “南征老兵?嘿嘿.......怕不是老兵不满,是你那四弟和不儿温不满吧!哼。” “四弟?他怎么敢?”章崇仁目瞪口呆,眼底全是惊骇欲绝。 章邯再次冷笑;‘他是不敢,可不代表他的那帮手下不敢。’说到此处,章邯瞅了对方一眼,转移话题;“老二什么时候到?” 章崇仁赶忙抛掉脑海中无数惊涛骇浪,语气急促回答;“二弟率领两万余步军,炮营,走的慢一些。不过官道平整,想必三日后就能抵达焦特步尓。” “好!有这三万主力京营,再加上城内三万壮丁,周围驻军还能笼络几万人,十万大军在手,够了!” 章邯豁然起身,背负双手,目光利剑一般看向南方某处。 章崇仁顺着章邯目光看去,正是帝国西南大营的方向,他嘴巴都哆嗦了,赶忙道;“义,义父,我立刻亲自去西南大营把小四给您擒来。他您还不了解?就是给他一百个熊心豹子胆,这厮也不敢叛乱。” 章邯身手打断;“不必!我亲自给他下旨!” 说话间,章邯的眼睛已然眯成一柄利剑,像是要刺破眼前那重重迷雾。 “陆毅!”章邯随即朝门口大喊一声。 “诺!”陆毅赶忙应道,转身进入正厅。 随即便听到皇帝下令;“挑选十名悍不畏死的弟兄,把朕的旨意护送到西南大营中去。” ........ 自从大明建国前后,接受了大量德里苏丹王朝的投降武装,人数大概在三十万左右。 这些武装的老弱在建国后基本都被遣散回家乡,青壮年分成两拨,一部分充斥到了警察部队和省府两地安保驻军之内,一部分被打散编制,组成暂编团,充入章邯他们之前的主力部队,做二线兵。 后,帝国建立,章邯便把这手下兵马分为几个大营,分别驻守帝国几处要害之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