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出身于蒙军的李小虎,曾经见识过太多太多这样的场景! 哪一次惨烈屠城过后,要不就是对面匍匐投降,予取予求,要不就是被肆意猎杀,仓皇奔逃。 但,也就是怪了,这掸族人的思维却不似常人一样。 虽然缅甸地区也和东边的高棉王国一样,都信仰南传佛教,但其性格却是异常彪悍。 没有一点佛教徒的样子。 若是单单彪悍也就罢了。 当面攻打东欧,罗斯人也彪悍,用速不台当年的话说;那群大个子的棕熊,发起怒来连自己都砍。 要真是如罗斯人那样,也好办! 但偏偏这些掸族人个个既彪悍又狡猾,他们也不和你正面抗衡。 就是躲进深山老林,不时出来劫掠你的粮队,趁你人少给你一家伙。 打起了游击战。 要知道,大明虽然这些年军制改革,也装备不少火器。 但这些火器还是很原始,不具备特种作战的要求。 故大明此时,军队巨大多数训练的依旧是大兵团作战。 但大兵团对付这些钻山沟沟的猴子们,无疑是拿大炮打蚊子。 先不说打不打得过,就是消灭对方,自身的损耗也相当不划算。 为此,在和对方猫捉老鼠半年之后,李小虎不得不熄灭了肃清这些逃进东南山区残余的想法。 他命人在勃固境内大肆搜刮壮丁,在南部山区外围建立碉堡驻兵,又派出军队在入山的大小路口设置哨卡,严禁任何粮食,生活物资流入山区。 他的目的也很清晰明了,就一个字;“困”。 山区产粮少,我大军就围着你,一边招抚离间,一边控制粮食和生活物资进入,饿也饿死你,穷也穷死你。 等你们受不了的时候,要么翻山越岭远遁,要么跪地求和。 可以说,李小虎的计策不可谓不鲜明。一开始,确是取得了不小的效果,逼迫,离间招降纳叛了不少掸族部落。 但渐渐地,李小虎发现,前些日子快要饿死的这些余贼,居然不知道何时从何处弄来大批物资,又生龙活虎起来。 废了好一番功夫,牺牲数个密探,李小虎才终于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些山民部落,被当初偷袭大明步炮军队的郑希智整合在一起,翻山到东边平原抢来大批物资,又回来和他们继续耗上了。 李小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