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特务团在栖霞镇的团部,是一间新建好的土坯房。 墙面以木头和树枝为基,然后内外都糊上了厚厚一层掺杂了杂草的黄泥,现在黄泥已经干了,显得十分坚固。 房顶是厚厚的茅草,同样以黄泥覆盖,用于防火。 这种房子,若是在多雨的江南,可能很快就会被雨水冲垮。 但在少雨的晋地,却足够实用。 杨远山被詹海山带进团部,看到这场面,不禁嘴角抽搐,心道:这也真够艰苦朴素的。 连块砖瓦都没有! 随即好奇地问: “海山,小鬼子烧了栖霞镇,镇子里那些砖瓦什么的,总不会被烧掉吧? 难道不能挑选能用的,用来盖房子吗?” “团长,镇子里的砖瓦,那不都是老百姓的么,他们重建家园还要用呢,咱们怎么能拉来用? 就这建房子的木头,都是赵力带着乡亲们,从西面那几座没被烧掉的山上砍来的呢。” 詹海山回道。 “好吧。” 杨远山只能无语。 深感这年头的条件也太差了! …… 挥手让詹海山先下去忙,杨远山叫来了电讯班班长吴俊: “吴俊,帮我给赵家峪发封电报,告知领导和赵政委,我回来了。” “是!” 安排完这件事,杨远山当即打了水来,简单洗了个澡,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一路跋涉这么长时间,他也累得够呛。 …… 就在杨远山的电报发到赵家峪的时候,李云龙和赵刚正在赵家峪村口,接待旅部来人。 旅部警卫营副营长谭波,带着两个连的正规军战士,保护着两三百名赶着骡马大车的民兵,来到了赵家峪。 “老谭,你狗日的总算到了! 自从旅长说你们已经出发的电报发来,老子就数着日子,盼着你到。 生怕你狗日的,在路上被小鬼子给围了,老子还得带人去救你!” 虽然当年跟谭波不太对付,还因为揍他而被关过禁闭,但这些年过去,还活着的老战友已经越来越少了,他们之间的战友感情,反而愈发热烈了起来。 因此李云龙见了他,还是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所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就是如此。 “老李,你还是跟当年一样,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能围住我谭波的小鬼子,恐怕还没生出来呢!” 虽然谭波如今只是个副营长,身份比李云龙低不少,但作为老战友,他可不会跟李云龙客气。 一边回话,一边伸手砸了李云龙胸口一拳。 “哈哈哈,老谭,你看你这么多年了,还是跟麻秆儿一样瘦,这手上也没力气,难怪你杀不了小鬼子、立不了功。 怎么,旅部的伙食不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