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不,罢官就是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初步拟定了一个主意。 念在这胡惟庸对朝廷有功,虽然此次犯错不少,姑且留条性命吧,丞相当然不能再做了,贬为庶民,也算是小惩大诫…… 朱元璋刚刚打定主意,忽然冷不防,心声传来! 【估计,搞不掉这个胡惟庸。】 【几天的时间,以胡惟庸的能量,该处理的人应该是早就处理掉了。毕竟,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都是老传统了,一点也不稀奇。】 【况且,记忆里胡惟庸还有好几年的蹦跶呢,现在才是洪武四年,正是胡惟庸当上丞相,意气风发的时候。】 【如果不是有自己这样一个异类,胡惟庸的宰相之位,应该是稳稳当当的,直到……】 【嘿嘿!】 【后来这家伙,可就越来越飘起来了。】 【专权跋扈,不知忌讳,这胡惟庸真的是飘了,还以为朱元璋拿不动刀了,甚至连生杀黜陟的大事,也敢跳过皇帝,自己决定。】 【据说,刘伯温就是这胡惟庸送药之后,忽然去世,情况十分可疑。】 【再后来,这厮甚至想要暗杀朝堂上唯一的对手徐达,最终据说也是走上了弑君造反的道路,然后引发了影响极其深远的明初四大案之首,胡惟庸案。】 【其实吧,说胡惟庸谋反,可能性不高,那应该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干掉宰相这个职位,搞出来的花样。】 【老朱还是有点想当然了。】 【没有宰相辅助,皇帝真的要日理万机,甚至万机都不止,也就是老朱这样的劳模,才勉强能顶得住。到后来,没了宰相,却搞出一个比宰相权力更大,更不受控制的内阁出来,还有宦官集团,双方此消彼长,打得不亦乐乎,党争之祸……真是令人无语……】 什么?! 原本已经打算放胡惟庸一条生路的朱元璋,在马车当中,陡然瞪大眼睛。 杀刘伯温? 杀徐达? 杀……朕?! 胡惟庸! 你怎么敢的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