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五百名贡士,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拖着已经疲惫的身体,再次来到金銮殿外,等待命运的宣判!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按照历朝科举的规矩,不论是殿试或是会试乡试之类,考完之后都有一段时间的等待期,通常得有好几天,然后等待主考官阅卷,最后贴榜公布,榜单前往往是人头攒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 但是这次大明首开科举,有个人创新了阅卷方式,采用当堂阅卷,批一张评一张,当场出分当场定级,开创了科举阅卷劳模的先河。 论起劳模,老朱自然是不服气的! 因为秦枫之前组织县试府试的时候,朱元璋就在其中,甚至还客串了一把考生,亲身感受了一下。 感受的效果,很好。 当场出分评级,刚好契合了考生急不可耐的心理,毕竟这个时候,等几天那简直是心急如焚,坐卧不安。 虽然都是经过三天的辛苦考试,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完全不想休息,心心念念的都是成绩公布,看自己到底通过了还是淘汰了。 因此,在这次至关重要的殿试环节,朱元璋索性也学了一把秦枫,来一回当场阅卷。 五百份试卷,叠起也不算太高,就摆在金銮殿朱元璋面前的那张御案上。 “柴肃,乙等下!” “孙河,乙等中!” “李迪,丙等中!” “杨观……给咱赶出去,写的什么乱七八糟,全是废话!” 这次,轮到朱元璋自己做主了。 其实他就是觉得,上次亲自经历秦枫阅卷,感觉秦枫好神气,仿佛在那里一坐,口中念诵一个个名字,便仿佛生杀予夺一般。 这次,轮到咱来过瘾了。 虽是殿试,但这个阅卷评级的环节,跟之前秦枫组织的,并无太大差异。 考生们也是同样的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过,念到这个被赶出去的,还是引得朝堂中人人侧目,十分好奇,心想这家伙到底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语,居然让陛下如此生气。 哈哈! 秦枫差点忍不住笑。 这个叫杨观的,卷子他大致看过。 怎么说呢,也不算是特别出格,或者标新立异什么的,只是此人行文拖沓啰嗦,人家老朱提个问题,你规规矩矩回答就好了,非要先东拉西扯,忽而圣人之言,忽而三皇五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