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墨砸吧嘴,光看他就已经觉得齁得慌了,“难怪你喜欢做甜品哈。” 隔壁另一个灶口,大麦有条不紊地翻炒着锅,模样看起来靠谱多了。 “大麦,你这是.糯米饭?” 陈墨伸头一看,锅里内容丰富。 大麦笑着介绍道:“我们湖南那边冬至会吃糯米饭,放些油渣子、红枣之类的,简单加胡椒粉和盐调味,但一定得炒出锅巴。待会你们尝尝看,很好吃的。” “不过我这次放的是腊肉,前两天胡老师教小葫芦唱歌,晓春拿过来的。” 陈墨听着,不由点头,“自家熏的腊肉,好东西。” 云南这边,年底有杀年猪、熏做腊肉的习惯。 其中有名的,就是宣威的火腿了。 陈墨走出厨房区域,抓到游离在外偷闲的陈南星,“你在干嘛呢?” 陈南星拿个小杯,正美滋滋喝着什么,见陈墨过来,示意道: “来一杯?娜娜家里从苏州寄来的桂花冬酿酒,听说这酒一年只在这段日子卖个十来天,过了就没有了。” 陈墨闻言,批判性地加入了,喝了一口,不禁点头,“冬至喝米酒,别有一番滋味。” “是吧?”陈南星挑眉,“喝完酒,待会再喝上一碗我锅里炖的鸡汤,绝对浑身舒泰。” 陈墨笑道:“南京冬至喝鸡汤?” “对啊,还有吃豆腐。” 陈南星说道:“冬至昼最短,夜最长,气阴寒,鸡汤可以祛寒,豆腐寓意清白。” “待会等她们灶台空出来了,我再去炒个青菜豆腐,简单清淡。” “嘿,你俩别只顾着自己偷喝呀,给我也来一口。” 院子里,胡有鱼坐在炭炉旁,翻烤着糍粑。 糍粑是阿桂婶下午拿过来的,大理有冬至吃糍粑的习俗。 陈墨给胡有鱼倒了一杯拿过去,顺便在旁边坐下,看有哪块烤好的,夹一块先尝。 这种热闹团聚的节日氛围,菜品在吃席的准备阶段时“偷吃”才最香的。 东西刚出锅,直接上手来一块,烫着嘴囫囵吞下,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至今,陈墨对老家印象最深、最幸福的记忆之一,就是在类似过年那样的节日里,家里一大家子人欢聚在一起,等菜摆满,正式坐下开席时,幼小的他摸着浑圆的肚皮,早已吃了个半饱。 “你怎么已经吃上了?来包饺子了。” 屋里,传来许红豆的呼唤。 “来了。”陈墨含糊应着,三两口把手中的糍粑吃完,拍拍手起身。 见此情景,胡有鱼会心笑了笑,小口地喝着杯中的冬酿酒,喝着,他不由抬头,看了眼二楼某个人去楼空的房间。 “哈喽,清雅。” 胡有鱼闻声蓦然转头望去,见屋里陈南星正拿着手机,对着视频里的人挥手打着招呼,随后把镜头转向厨房里的其他人。 苏清雅看着众人准备的菜色,顿时“幽怨”道:“哇,我走了以后,你们吃得这么好吗?” 陈墨正擀着皮,抬起头笑道:“那可不,谁叫你不多待两天。” “哎呀,我没想到还有这活动,而且房间也到期了嘛,陈老板。”苏清雅开着玩笑。 “房间到期找老板娘啊,你说多住两天,她还好意思收你钱啊?” 陈墨眼神一个劲往旁边示意,许红豆白了一眼,懒得搭理某人,转头笑着问道: “清雅,吃饺子了吗?还是你们那吃汤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