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突然想起了佛家的一个传说——割肉饲鹰。 说的是释迦摩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发生的一件事情,他为了拯救被饥饿秃鹰追捕的鸽子,以自身血肉来抵偿的故事。 若是换一个人,要救下那只鸽子,直接将秃鹰赶走便是。 但是若是如此,他就不是佛祖了。 在他眼中,鸽子是生命,快要饿死的秃鹰同样是生命。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的肉割下用来抵偿。 若是将这个故事放在解空大师身上. 肖自在就是那只快要饿死的秃鹰,那些可能被他残杀的无辜人的鸽子,而佛祖. “您在证道?” 王元璟脱口而出的话语令解空大师面色一变。 “你!” 解空大师一脸震惊。 无论道佛,都有做善事,积累德行的说法 远的不说,就说脚下这座灵隐寺供奉的道济和尚,一生行善无数。 戏佞、惩恶、扶困济贫. 从某种意义上,做好事行善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但却不是这么简单的。 做多少善事并不意味着能修来多少善果,得了善果也未必能成道,重要的是行为。 “所谓证道,证的或许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自己的理念和心灵。” “佛祖认为众生皆苦,所以他甘愿以割去自己手臂上的肉来挽救一条生命。” “在践行的过程中他也明悟了自己的内心。” “解空大师或许也是如此,将一身修为化作枷锁将天生修罗的肖自在困住。” “慈悲与杀戮向来相伴而生,等到他有一天醒悟过来,放下屠刀,从狂病中解脱。” “解空大师的宏愿也就实现了,精神达成升华,或许那就是成道的时候.” “只是这证道成功后会达成什么一个效果暂时还不得而知” “至于他为什么要提到禅,是因为参禅本就是一种修心、打开智慧的过程。” “修佛的三个道——见道、修道、证道.” “明自心达自性吗,再通过各种方法掌控自性。” “不外乎如是也!” “我明白了!” 王元璟突然站起身子。 后者吓了一大跳。 你明白什么了?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王元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躬身朝解空大师行了一礼便离开了。 解空大师的存在给了他很多遐想 当初他在七星灯图中与诸葛孔明对话,心中对于仙有了模糊的认知,这一刻,那个模糊的形象又清晰了几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