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都大学不愧是霓虹一流的学府,在与时俱进方面确实做的是相当到位。半年前才出的课题,这就开始拿到课堂上讨论了。 不过,这个课题对加藤荣治来说基本没难度,他装模作样地思考一会,便开始侃侃而谈:“这意味着霓虹在金融业,如银行业、股票市场、证券市场、保险、信托、期货、基金等方面,将全面和国际接轨。 简单点说,就是海外资本眼下进入霓虹的限制已经越来越少了。 最近几个月的新闻里,经常可以看到东京某某银行成立了之类的字样,这些银行都是外资绝对控股的,我认为这种现象便是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 已经走到他这一列的小林老师略显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心说这小子难怪会被系里那些个大佬另眼相看,果然有两把刷子。 “脑子这么好使,就不要浪费了。别把时间浪费在美术上,你没那个天赋的。” 此言一出,周围的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原来加藤荣治刚刚没有把他的那些“画作”收进桌子里,让小林老师看了个正着,还被顺便嘲讽了一波美术细胞。 加藤荣治对此评价也只能干笑,顶多在坐下来后小声嘀咕两句“也没那么差吧”。 都被这么点名外加鄙视了画技,加藤荣治当然也不好意思继续在课堂上继续“创作”,跟着其他同学一起认真听讲了起来。 这堂课讲的其实不是关于金融自由化的相关课题,而是关于在这之前,霓虹的金融体制和主要政策。 内容对加藤荣治这种后来者而言既不算新颖更不陌生,不过听这位胡子拉碴的小林老师在课堂上Diss霓虹过往的那种被戏称为“护卫舰队”的金融制度,倒也挺有意思的。 所谓“护卫舰队”制度,本质上就是一种金融保护政策。这种模式甚至可以上溯至四十多年前。 基本就是通过实行强有力的金融行政、间接金融为主以及主银行体制等政策。它为霓虹这几十年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保障,也塑造了战后霓虹“银行大而不倒”的神话。 在该政策下,霓虹在对待问题金融机构时,常常通过行政化手段,将问题银行与健康银行进行兼并重组,给外界造成“银行大而不倒”的错觉。 台上的这位小林老师,显然对这种政策相当的反感。或许应该说,目前的霓虹学术界,对这种“护卫舰队”模式都是相当的不感冒。 原因很简单:时代变了! 尤其是80年以来,国内外环境都发生明显变化。 鹰酱颁布了《金融制度改革法》,加快了本土金融开放。 同时它还要求其他国家也要一起开放资本市场,一直处于鹰酱羽翼下的霓虹自然也在目标范围之内。还是被要求得最严厉的那批。 虽然大家一直都在说霓虹就是鹰酱手底下的狗腿子,让它往东它就不敢看西边,让它趴下它就要撅好屁股。 但霓虹人显然是懂什么叫“阳奉阴违”的。能够一直拖到去年也就是1984年才签署协议,真的是有够反骨仔气概的。 另外,随着石油危机后,汽车以及家电等电子产品大批量的出口,霓虹国内的那些企业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会社的自有资金不断增加,金融机构竟然开始面临资金过剩,市场变窄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手头钱太多,连贷款都贷不出去。 本来在“护卫舰队”这种制度下,银行就不会预留过多的超额准备金,也不会刻意地节制贷款。 现在居然连钱想花都花不出去,当真是让很多银行职员都急得抓破头。 在之后的泡沫时代中,霓虹各家银行经常出现各类在后世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借贷项目,很大程度上便是受到了这种贷款贷不出去的情况影响。 银行职员必须想破脑袋地想方设法,将银行里的钱给借出去。因为钱一味堆在银行金库里,可不会凭空生出利息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