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良人之我的功法可以自动修炼》


    第(2/3)页

    “那陛下现在又为何愿意将那事搁置下来?”

    “终归还是国事重要。”

    ......

    两日后,女帝终于将原岐国诸州县的人口户籍在职官吏等陈列成册,上交给了朝廷。

    有了这些东西,改革才能得以开始。

    朱友宁与韩延徽、敬翔、于兢等大臣商议再三,终于议定了一些策略。

    比如改革科举、改革禁军制度、兴建报社、整顿太学太医院、颁布军器监法、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提倡灭佛、重铸新币等等。

    当然,其中最为震惊的一个策略,就是于兢提出的灭佛运动。

    当于兢提出这个建议之后,朱友宁首先非常震惊。

    不过在听了于兢细谈之后,竟觉得这灭佛非常有必要。

    自唐末至今,战乱频起,百姓流离失所,但佛家寺庙却越来越多。

    民间百姓大多都将安定寄托在佛祖菩萨等神明身上,竟私自销毁铜钱,以此来制造佛像。

    这就导致了经济的不流通。

    除此之外,当今天下的寺院数量也非常多,进入寺院当和尚的人也非常多。

    而这么多的和尚,这些寺庙倒也真养得起。

    因为有不少地方豪强,为保心安,将平时所得货赂,辄赐给僧尼。

    甚至连梁国官方,也有佞佛之事。

    比如说朱温的昭仪陈氏,在色衰爱弛、备受冷落之后,便愿度为尼,出居宋州佛寺。

    陈氏可是昭仪,一个昭仪要愿度为尼,收下她的佛寺根本不可能寒酸。

    就算寒酸,也能砸钱让你变豪华起来......

    总之,如今寺庙中的人丁已经越来越多了。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力人数下降。

    朱友宁在听到于兢的话之后,顿时觉得非常有道理。

    将多余的劳动力从寺院中解放出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直观的作用就是,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而且朝廷新立,现在已经年底,第二年就该改年号了。

    当然,在改年号的同时,还需要重铸新币。

    那么重铸新币的原材料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佛像上来!

    于是,朱友宁便同意了于兢的建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