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色渐明,东方一幕幕重云,如同被巨手缓缓撕开一道惨白的缝隙,微弱的晨光怯生生地洒在贡院那堵巍峨得令人窒息的灰青色高墙上。 那堵墙,沉默地矗立着,上面贴着巨大的榜单,像是凝固了千年的岁月,压在所有翘首以盼的士子心头。 榜单顶端还有三处空白,稍后就会填上此科发解试头三名中举者的名字! 此刻在拂晓微凉的晨风中簌簌震颤,榜单远望去竟似一片巨大的、饱胀的风帆,鼓动着所有人的心魄。 三处空白,半个时辰后由饱蘸朱砂的笔锋填上三个名字,这三人,注定与其他考生的人生大相径庭,被强行撕裂成截然不同的两条轨道——鱼跃龙门,或是十年寒窗白白蹉跎。 贡院大门前早已水泄不通。 三千余名秀才,如潮水般汇集过来。 数千颗头颅,不约而同地拼命向上伸着、探着,脖颈抻得发酸发直,死死盯住那张巨榜。 多少年的光阴,一灯如豆映着半屋书卷,老母佝偻的身躯,妻儿期盼的眼神……所有人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今日的榜单上。 人人心里一个念头挥之不去——“有我吗?” 终于——红日猛地从地平线跃出,刹那间金光如瀑,倾泻而下,刺破晨雾,将贡院威严的飞檐斗拱染上耀眼的金边。 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呀呀——”响动中,贡院那两扇紧闭的巨大朱红门扉,如同历史的幕布,沉重而庄严地向内洞开。 随着门扉大开,两队皂色公服衙役,手持漆黑油亮的水火棍,迅速在贡院大门前列队,排成一个巨大的倒“八”字,棍尖顿地,发出整齐划一的低沉闷响。 又有十六名赤膊壮汉,吭哧吭哧地抬出了八面足以盖过成年男子身高的牛皮大鼓。 巨鼓的皮面绷得紧紧的,油光发亮,上面篆刻着古老的吉祥云纹。 它们被摆放在墙根下,一字排开,像八尊沉默的猛兽,庞大的体积和阴影极具压迫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喧天轰鸣。 就在这肃杀与期盼交织的诡异氛围中,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在学政官的陪同下,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贡院大门外,数千考生心跳加速,热切地看着程万里。 “大人出来了!” “要贴榜了!” “佛祖保佑,菩萨保佑……” 程万里向前微踏半步,双手在虚空中优雅地一按,脸上那份官式的笑容又加深了几分。 “诸位士子,”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清晰地传遍广场,“大宋发解试,乃是为国遴选栋梁之才!名次落定,不过一时浮云。尔等当谨记圣贤教诲:学海无涯,不进则退!望汝等今日之后,依旧能沉潜学问,孜孜不倦,继往圣之绝学,为我巍巍大宋,开创万世之太平基业!” 话语冠冕堂皇,如同精心排练过无数次。 “谨遵大人教诲!”三千余人齐声应答,声浪虽洪亮,却掩盖不住其中压抑到极点的紧张。 学政官面无表情地抬了抬手。 一名学政官立刻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走上前来。 托盘正中,躺着一卷明黄色的、用金漆描绘着二龙戏珠祥云图案的卷册。 第(1/3)页